登山研討會簡介

一年一度的登山研討會是民間與官方的對話平台,以徵文發表的方式,透過理性對話、深入研討、持續追蹤,促使登山活動良性發展,積累豐厚的登山文化。為獎勵優文章投稿,今年設立「登山文賞」的評選制度,針對入選、優選的論文或專文發給獎金,以鼓勵更多優質好文的產生,豐富台灣山岳文化的基石。

會議時間

2022年10月21-22日(星期五-六)

會議地點

中天溫泉渡假飯店
宜蘭縣礁溪鄉健康1街1號
(039)100115*2200

活動對象

150人,8月開放報名;
邀請國內相關政府機關、登山團體、大專院登山社團並開放有興趣民眾參加,預計150人次。

主題

登山與環境教育

培育自律公民,邁向自由登山

登山教育的使命在於培養登山者風險認知素養,以自我負責的態度完成登山行程,登山教育的內涵包含:專業的登山知識與技巧(登山、溯溪、攀岩、雪攀)、體能準備(體能、適能)、心態準備(清晰、冷靜)、判斷力與經驗(實作與帶隊)、最小化遊憩衝擊(無痕山林)、保護環境(主動:環境責任)、遵守登山安全守則;台灣多山的環境資源,可以提供豐富多元的教育場域,讓登山教育變成落實品格教育的基石,最終邁向登山自由之路。在此一主軸下,本研討會可以從行政管理、山徑設施、產業發展、登山教育四個面向深入研討相關議題。

徵稿議題

本次研討會的議題為:(1)台灣登山活動法制、政策、管理及服務措施(2)台灣原住民族文化與登山活動發展(3)公私協力及跨領域合作,推動登山發展(4)登山安全及環境教育與山野教育。

政府開放山林後,同時修訂《國家賠償法》,政府對於山徑設施的維護管理,僅需負擔有限的行政責任;綜覽近期相關司法判決,對於政府山難搜救上的行政責任亦有清楚的界定。換言之,政府保護人民的義務具一定限度,登山者則應善盡限度之外的安全責任。「有限行政責任」的界定,理想中能緩解山域事故(山難)濫用社會資源的形象,間接引導「自我負責任登山」的發展方向。

教育部於2020年訂頒「登山活動應注意事項」,深化負責任登山的實質內涵,用以提升登山者之安全,宣導正確登山觀念、維護登山環境;同時希望能藉以引導各地方政府的訂頒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朝合理化管制、回歸登山者自律的方向邁進。

野地炊煮或緊急避難時的用火,屬於登山技能的一部分,然而用火不慎卻容易引致野火燎原,玉山大火尤可為鑑。山域用火,涉及法制管理面,也是環境教育的一環,政策上應採行何種策略,並積極面對登山用火議題,值得深入探討。

此外,繼國家公園之入園證制度,林務局亦推動《森林法》修法,計畫在熱門場域實施總量管制。然而值得思考的是:總量管制是萬靈丹嗎?承載量的依據為何?考慮因地制宜的必要性,政府在登山健行活動上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應是禁止、管理,抑或是服務,方能有效促成負責任登山?政策與人民的互動,乃至對彼此權利與義務的界定過程,勢必型塑台灣戶外環境的未來,故需更多公民加入對話。

議題關鍵字:登山法制、登山政策、登山用火、登山安全、總量管制、承載量
「在高山工作是一份很辛苦的職業,但對族人來說,他是一份少有可以留在部落,又可以在傳統領域行走的一份工作」,登山協作產業與森林護管員、國家公園巡查人員(巡山員)的工作,讓原住民族有機會將年輕人帶回山區,重臨先祖行走的山徑與舊部落尋根。花蓮佳心舊社石板屋修復與文化資產永續發展相關計畫,指出東台灣「拉庫拉庫溪流域的歷史變遷,正是台灣山地近代化的縮影,先後出現了鐵器時代靜浦文化人、布農族人、清兵、漢人通事、日警、協助開闢道路的平埔族人與阿美族人,以及國府領台後造林的外省族群等」。千百年來流域的人文發展史蹟,因族群遷移、社會邁入現代化而逐漸被大地收回,而重建原住民族文化歷史場景,是為了「深化人民與土地的連結、歷史記憶的追尋與再現」。

近年來登山風氣盛行,許多人選擇探索人跡罕至的山林深處,卻不查腳踏之處大多為類似拉庫拉庫溪流域一帶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若發現部落遺跡,部分人士會以獵奇的心態擅闖、拍照,甚至逕自公布紀錄影片到網路上,突顯缺乏教育與漠視原民傳統文化的問題。作為負責任的登山者,在行程開始前最好能先反思:自己對於踏足的地區是否有足夠瞭解?對於先人的遺跡是否有足夠的尊重?這樣的行動是否會冒犯珍視祖上故居的後人?更理想的作法是,大眾主動關注傳統領域的議題,理解其中衝突的癥結以及和解共榮的可能性,比如從生態/冒險、文化觀光的視角思考策略。

議題關鍵字:原住民族文化、原民工作權保障、傳統領域、登山協作員
登山活動的成敗需仰賴成員間的團隊合作,即使是獨攀也需要有留守人的協力,所以登山本身就有協力、合作、互助的文化內涵;而登山的場域大多位於公有土地,勢必涉及政府機關的管理課題,尤指林務局與國家公園管理處。然而,即使當局對應山林開放政策,已建構行之有年的友善管理文化,面對多元活動型態卻依然可能力不從心。舉例來說,溯溪活動近年頻發死傷案件,且部分熱門溪谷鄰近都會區,由地方政府負責管轄。就管理模式來看,以水域安全觀念推展管理,卻不免會與基於登山活動發展而來的傳統溯溪有所衝突,產生水土不服的問題。因此,正確認知溯溪活動型態與風險,或者從當代溯溪、溪降的安全觀念反思溪谷場域的管理模式,應為提升本土溯溪場域管理文化的良道。

過去,民間主導登山健行活動的發展,登山社團的自治管理與訓練尤為關鍵。如今網路社群興起、資訊管道多元化,登山知識的傳承正逐漸去中心化;商業團體發展也如雨後春筍,以嚮導和協作產業構成登山服務產業的核心。在此情況下,當今的「登山者」兼具消費者的身分,可以更自由地選擇登山隊,即便海外巨峰攀登也有商業化、個人化的強烈趨勢;然而當新秩序顛覆了傳統登山隊基於默契的團隊合作模式,卻也衍生出體制外路線的管理困境,所以管理不宜單純依靠法律規範,應從實務上的溝通、磨合、協力的經驗,找到適合登山發展的「均衡解方」。

議題關鍵字:公私協力、山岳旅遊、生態觀光、冒險觀光 、溯溪場域管理
台灣經歷長年民主化發展後,社會風氣走向自由開放,公民自由度也是亞洲第二(僅次於日本),教育的形式從「填鴨」轉為「自我探索」。透過登山教育的社會網絡,讓政府、傳統協會/社團、學校、專業團體,各自承擔不同的角色,共同建構ㄧ張登山教育的大網,讓受教者可以自由探索發掘興趣,也可以深化技能並充實登山文化。從嚮導授證教學現況來看,現有的訓練機構數量逐年成長,登山專業機構的發展已經步入軌道;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也積極補助原住民協作參與登山課程,讓原住民族成為登山協作產業的骨幹。因應此趨勢,傳統協會/社團及登山專業團體則應走向「深耕本土登山技術,厚實登山文化內涵」。

2021年本土疫情爆發,三級管制讓戶外活動人數有所減少,但解封後的熱門登山路線依舊人滿為患,淺山地區、溪谷的山域事故頻傳。即便時下已有不少工具供民眾使用,例如普及化的手機離線地圖服務,仍有迷途、受傷失聯,導致因錯失黃金救援時間而致死傷的案例,甚至置搜救人員於更大的危險之中。透過案例研析應可建構新的登山安全指引,除了讓傳統登山者依循,更希望一般民眾也能認知山域環境風險,從源頭有效降低山域事故。

若更深一層來談登山教育,在出版百家爭鳴的時代,我們還需要一本「通用登山教材」嗎?以美國為例,論述登山技能的書籍量,遠比台灣蓬勃,內容也更多元,但仍有一本歷史悠久且與時俱進的「登山聖經」(Mountaineering: The Freedom of the Hills),它是由美國登山協會(1906年成立)邀請世界頂尖登山專家共同編撰而成,從第一版完成迄今歷經 70 年。閱覽不同版本,即可以得知登山技術與觀念的沿革,其功能超越了知能傳承,更是登山文化的傳承。反觀國內登山教育,目前最有系統的傳承,則是融入了山域嚮導授證的課程系統,而其中學員有很大的比例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登山技能而來,使得證照間接成為全民登山教育的重要入口。因此,基於登山嚮導養成教育形成通用登山教材,向上可以深化嚮導教育內容,向下可以作為多元登山教育基礎,應有更多值得深入探討的地方。

議題關鍵字:環境教育、山野教育、登山技術、登山教材

徵稿形式說明

論文

須引證有據,以各種證據來支持與論述自己的觀點,並與其他觀點進行對話。論文寫作應按照標準的學術寫作規範,附上論文摘要、關鍵字、引用文獻未引用的,請不必列出)等,長度以10至15頁為限A4紙;約10,000-18,000字),中英文不拘;格式請參考附件說明。

專文

必須是對該議題具有洞見與創發的文章,且言簡意賅把所述及問題清楚點出,並提出作者觀點、方向與具體建議或主張等。專文文長以8到10頁為限(A4紙;約5,000-10,000字以內),並須附上專文摘要(500字以內)與關鍵字等(若有參考文獻也請一併附上),格式請參考附件說明。

實務經驗分享

必須是與徵稿主題有關的實際案例或執行、參與經驗,投稿者應提供實務經驗分享之書面說明(A4紙;字數不限,包含分享案例簡介、經驗分享重點、投稿人角色及所屬單位介紹、相片或短片等資訊)。

截稿日期、審稿聯絡與窗口

諮詢信箱:taiwanmt@ms24.hinet.net 相關徵稿問題將統一以電子郵件方式正式回覆。

提供摘要

2022年7月31日前將論文或專文題目、摘要、關鍵字,實務經驗分享則提供報告大綱,均以500字為限;附上個人資料與聯絡方式,包括姓名、地址、工作單位、職稱、電話、傳真及電子郵件地址投稿。

交稿

經前項摘要審查確認受理投稿之作者,應於2022年8月31日前繳交全文電子檔案,繳交方式同摘要提供方式。

審稿

對於徵集的文章,將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組成論文審查委員會,依照雙向匿名審查方式進行審查工作,並將審查意見提供予作者,由作者進行修正。完成修正並審查錄取的稿件,將收錄於2022年登山研討會論文集,並公開上網。

收錄及發表

經錄取並收錄於論文集的稿件,如符合下列條件,且經審查通過後,將收錄於研討會論文集,並安排作者發表。
1.題目、內容契合研討會設定議題
2.對於實質課題有深入研討
3.對於實質課題有提出具體對策

「登山文賞」參與方式

登山文賞目的

為提升登山投稿、寫作風氣,厚實台灣山岳文化的論述文本,設立登山文賞獎金,以公開徵稿、公正評選方式評選出優良文章(登山論文或專文),並頒發獎金給優良文章的作者。

登山文賞項目

(1) 入選賞:作者投稿之論文或專文,經審查通過、文章收錄於論文集,且作者親自參與研討會者,即獲入選賞,頒發獎金新台幣3,000元及獎狀。

(2)優選賞:符合上述入選賞資格之作者,其文章經評選會開會決選通過者,即獲優選賞(四位),頒發獎金新台幣10,000元及獎狀。